孟菲斯、像素感、故障艺术……广告人到底爱哪些设计风格?我们总结了一下最近两年广告行业的那些风格趋势,看看那些曾经在我们面前刷过无数次脸的广告风格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
如果评选一下2017年上半年最火的广告形式,地铁广告一定是候选之一。很多品牌都走上了承包地铁之路,而且大多都是用文案的形式展现广告内容,整个地铁都是各种各样或有趣、或感人的文案,有些甚至一路延伸到地铁口。
孟菲斯风格在色彩上常常故意打破配色规律,喜欢用一些明快、风趣、彩度高的明亮色调,特别是粉红、粉绿等鲜艳的色彩,再加上多样的图形与线条充斥其间。因为很多学过配色的朋友都知道一个原则:设计一样东西最好不要用超过三个颜色,但孟菲斯风格在这点上是完全地叛逆。
孟菲斯风格最早形成与1981年,以索特萨斯为首的设计师们在意大利米兰结成了“孟菲斯集团”,他们反对单调冷峻的现代主义,他们认为设计没有确定性,只有可能性;没有永恒,只有瞬间。因为在上世纪70年代非常流行极简风格和现代主义,从而导致了当时的设计呈现出一种没有装饰性、没有个性化、也没有色彩主义的趋势,而孟菲斯风格就是对这种趋势的解放。
由于孟菲斯风格设计较为大胆,色彩比较跳跃,元素之间没有过多的联系。因此比较适用于海报、店面招牌等设计当中。以下是孟菲斯风格的平面设计作品:
故障艺术这个词听起来很陌生,但看看下面这个在广告中运用的例子就知道了。我们前两天刚刚总结了一篇有关抖音的文章,抖音的广告中就是使用了故障艺术的拍摄手法。
滴滴在昨天最新推出的滴滴快车广告——《向出发就出发》中也使用了故障艺术的效果,让整个广告片看起来就很燃。
故障艺术(Glitch Art),就是利用事物形成的故障,进行艺术加工,使这种故障缺陷反而成为一种艺术品,具有特殊的美感。
其实故障艺术最常见的就是电视机、电脑出现问题后产生的破碎、有缺陷、颜色失真的图像。最早关于“Glitch”的记录是在1962年Bsports体育综合官网,在一次美国的太空计划里,在一次美国的太空计划里,信号图像的传输中出现错误,产生了我们在电视机、电脑中会看到的图像。
下面这则视频是1978年,Jamie Fenton 和 Raul Zaritsky通过干扰一个视频游戏控制台中的游戏而得到的影像资料,这也算是故障艺术的早期作品之一。
故障艺术其实是完美主义对立,是由次文化中朋克和黑客文化萌生出来的审美观。其实故障艺术在美国已经流行一段时间了,而且因为故障艺术制作很容易,电视上失真的广告、视频,掉帧或者出现高纯度几何彩条,卡花的屏幕都可以用来创作,而且,现在还有很多制作故障艺术的软件。
大多数人接触到“像素化”图像应该要追溯到玩小霸王游戏机那个年代了。但其实如果把“像素化”放在艺术领域去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的点彩派。
点彩派不用轮廓线划分形象,而用点状的小笔触,通过合乎科学的光色规律的并置,让无数小色点在观者视觉中混合,从而构成色点组成的形象。之后的艺术家用电脑绘制类似的图像被称为像素艺术。
像素化在现在看来有一种复古的感觉,同时又有着二次元的独特魅力,所以很多品牌都会用像素艺术来设计产品,让人们有种游走在现实和二次元中的感觉。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很喜欢像素化的风格来追忆童年。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电视、电脑品牌也会采用像素化风格来制作广告。以下是像素化风格的广告作品:
“脱力系”这个词可能大多数人有点陌生,但其实从字面意思就能理解,当一个人已经无法受地心引力控制的时候就会···无力地瘫在那。“无聊”正是脱力系作品的特征和卖点,让人们在“无聊”中找到乐趣。最有特点的一个例子就是“葛优躺”了。
日本喜剧中经常会有“脱力系”的表演,而这个词在二次元中一般是指脱线搞笑到让你笑得没有力气彻底无语的动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