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这场毕设被全国多所高校的大佬们围观又是一年毕业季。如果要用一个词语唤起所有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学子的毕业故事,那非“毕业设计”莫属了。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毕业设计,每年都涌现出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项目,有些甚至还获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在这些历经数月打磨的项目背后,是学生们对社会事件独特的观察视角与深入思考。
其中,有些毕设小组紧扣时代脉搏,利用选题自主度高、制作周期长等优势,对社会热点进行“差异化”报道;而有些毕设小组则另辟蹊径,将镜头对准社会边缘人群和少数群体,用新颖独特的视角挖掘背后的故事。还有的小组发挥创意,做了新媒体实践、视听作品实践以及广告策划等多种实践活动。
4月26日,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举行2024年本科毕业答辩,吸引了全国多所学校的师生们亲临现场观摩,场面十分热烈。
其中,不断反思生活、持续关注自我是学生们选题的重点方向。在《打破“悬浮”青年虚拟社区赋能乡村的传播模式》作品展示中,学生们结合对当下城市青年生活状态的观察与小组成员的自身经历,选择以”回归乡野“作为路径,与青年群体一同探索平衡有序的生活方式。学生在经验分享中表示:“我们亲身参与到在线社区和线下乡村的调研中,以新媒体手段将两者有机结合。项目期间,我们搭建了‘乡野主义Village Walker’社区,运营小红书、抖音、公众号等账号,并在深圳和贵阳举办了两场线下活动,为试点乡村与社区取得了可观的商业收益,将‘乡野主义’真正传播到大家的心中。”
另一小组的毕设作品《职场新人群体的“下班新生活”传播实践研究》,则将选题视角聚焦于现代快节奏、高压力生活下职场新人面临的挑战。作品通过新媒体推文及互动活动,如打卡挑战、周末沙龙等,为职场新人提供学习、分享、减压平台,鼓励他们发掘并享受下班后的快乐时光,丰富“下班新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发掘题材,更体现出学生们敏锐的“职业嗅觉”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毕设作品《菜市场再认识:从深圳菜市场摊贩群体谈起》正是以深圳菜市场摊贩群体为焦点,通过与摊主深入交流,了解深圳菜市场及摊主生存现状,并尝试满足他们的诉求;另一作品《深圳市控烟工具包应用与新媒体实践》则揭示了深圳控烟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果,但违规吸烟现象依然严重的问题,小组为此设计便捷控烟工具包并试点,结合线上新媒体与线下活动宣传控烟,鼓励公众参与,助力深圳无烟城市建设。
此外,荣获最佳毕设的《好说“代”说——青老代际弥合沟通行动传播策略》项目,致力于为青老群体发声。该项目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方案,让更多的人看到代际差异,促进代际沟通。学生在分享心得时提到:“我们发布的图文和视频内容充分展现了青老群体的多元观点,在评论区也引发了不同年龄层的热烈讨论,总浏览量已超过400万次。我们希望借此机会可以更多地在互联网为老年群体发声,使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得到更多关注,让年轻一代能够倾听他们的真实声音,增进青年群体对老年群体的理解。”
突破自我、打破常规,始终是学生们积极追求的方向。在毕设作品《情感垂类系列剧情短视频内容运营》中,学生们基于对情感类短视频的深刻洞察,巧妙地将研究成果融入剧本策划、拍摄及剪辑等各个环节,最终推出了深大传院首部全学生短剧作品。而在另一毕设作品《陨石江湖:天降20亿院线电影新媒体宣发策略与运营》中,学生们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一点一滴勾勒出项目的全貌,从海量的素材中精挑花絮,运营启动期间时刻关注APP监测数据,线下推广时更是一遍又一遍地向路人介绍电影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是由深大教师郭海涛自编自导的一部院线电影,并由学生做电影的线上和线下宣发。
这些都是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那历时许久、辗转多地、抓心挠肝、每一个细节都能咂吧出味来的毕业故事。
据了解,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毕设作品的制作周期平均都在半年左右。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当下,这群新传学子还愿意静下心来花费半年时间打磨一份报道,这种工匠精神以及不计回报的理想主义情怀赢得了现场老师和业内人士的肯定。
据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杨洸教授介绍,今年学生们的毕设作品具有很强的落地性,从最初的新媒体策划,延伸到现在的新媒体运营,学生们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建立自己的个人号、小组的运营号,然后推出内容并进行传播。“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思考如何运用创意,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今年有不少作品关注弱势群体、传统文化、社会公益等问题,整个社会的反响是比较好的,从播放量、点赞量、粉丝数来看都有很多亮点。”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党委委员、传播学系主任余红,首次来到深圳大学现场感受毕业设计答辩,她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常惊艳!”她认为,毕业设计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大检验,学生们的选题既聚焦业界热点,又融合学界关切,还有选题融入了对地方文化、传统文化的保护理念,十分亮眼。这体现了学生们在新传这一应用型学科中,如何学以致用、深入思考与实践的能力。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段峰峰则指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毕设作品有三方面的“新”:一是选题新,紧扣社会问题,深入挖掘社会需求;二是思路新,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和研究进程,形成独特思考框架;三是方法新,学生采用多样化研究方法,注重跨学科研究,同时师生紧密合作,真正实现了把学校学的东西与社会相结合,做出有价值、社会可利用的成果。
不少学生还向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表示,他们十分喜爱毕业设计这种实践型的项目,看到自己的辛勤努力能够转化为实际成果,成就感满满。同时,他们也很感激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并认为深圳浓厚的创新氛围让他们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早在1997年,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当时是文学院传播系广告学专业)就已创新性地推出毕业设计教学改革。2009年,新闻系(当时是传播学专业新闻方向)延用毕业设计,将深大在学界、业界的声量进一步扩大,并以“网红”的形象吸引着社会目光Bsports体育综合官网。从1997年到2023年,这场持续了26年的毕业设计改革,多次获得全国新闻院校教育改革创新奖,形成了国内新闻院校中独具特色的“深大毕设改革教改现象”。
4月27日,深圳大学传播学院还举办了“全国首届新闻传播学本科毕业设计论坛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论坛设置了新闻专业、广告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三个分论坛。全国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学者、专家汇聚一堂,他们立足于校园与当下,面向社会与未来,探讨着新闻传播学本科毕业设计以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
论坛上,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的赵振祥教授发表了题为《在应用中拓展空间——谈谈网络新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演讲。他强调,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显著特点是其高度的应用性。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特点呢?赵教授指出,海洋传播、时尚传播以及运动健康传播等领域都是网络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毕业设计,并不仅仅是一项毕业考试。深圳大学给新闻教育改革开拓了一个新平台,并将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推向全国。可以预见,这种方式正引领着新闻教育走向一个更为宽广、深邃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