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Bsports·体育(综合)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

+86-0220-10069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 Bsports > 新闻资讯 > 公司动态

『艺术中国』 杨参天

发布时间:2024/10/09    浏览次数:

  『艺术中国』 杨参天中国油画发展百年,现今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新局面,我们冷静思考后发现,其背后有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逻辑和文化力量在起作用,这种逻辑和力量是一个永久性的存在课题。油画艺术发展到今天,涉及这种逻辑和力量之一的“物像表现”和“心像写意”成为我近期较为关注的内容。因为个人就在“物像”到“心像”这条路上辗转多年,若有所思。本文以我个人艺术研究和创作探索为例,思考其部分油画家们的共性发展逻辑与创造空间,为基于图像经验而进行绘画形象的重建和重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物像”本有的意思是:来自物体的光通过小孔或受到反射、折射后形成的像。这种基于物理学的解释在绘画上也可以差强人意。绘画最初是人们看到喜欢或是感兴趣的事物后,凭借眼睛感官观察和记忆表现这种具象“物像”。通过眼睛观察对象,再经大脑指挥手将其记录下来的过程,是一种客观物象在人脑中得到反映并被物化的活动。借用哲学术语就是“物质决定意识”。既然绘画也是一种意识的表达,所以这种意识就可以是多样化和有深度的。在我学画的初级阶段,我和大多数学艺人一样,会常常用先入为主和形而上的认识论,把头脑里储存的模式覆盖亲眼所见之物,满脑子都是素描、色彩、语言、技法、关系等等的既定教条来描绘物象,在“物像”表达上挣扎多年,虽然基本做到了从“形”到“神”的物我转换,但自己随着阅历和体悟的不断积累,感到在艺术上还是缺乏深度的技艺表达、心像写意和艺术加工。后有幸师从白羽平、庞茂琨、何红舟、孙立新、黄永符、陆庆龙、王君瑞、王铁牛、孙浩等大家,谦虚学习,博采众长,在理论和技法上不断突破原有认知和表现,以写生做为长期功课,在生活上敏锐感悟,逐渐呈现出这一阶段的视觉画面,重在“物像”与“心像”之间的有机融合与驾驭。《淀》、《笃》、《爱》、《旋》等作品相继产生。

  《淀》描绘的是自己偶然去学校图书馆阅书所见,安静素雅的色彩基调,精于计算的构成关系,斑驳有序的触觉肌理、沉淀多年的夙愿表达是这幅作品的主要物像语言,主要在画面语言上做了少量艺术加工,在作品思想上表达的是对于浮躁的商业社会中认真学习,感悟积淀的人文关怀。《笃》也是源于一次去朋友培训机构的场景画面,大卫与巨人之间的较量所包含的笃信、秃鹫之间的血腥打斗流露出的笃霸、空旷无奇的画架映射出的笃悟和小女孩自己和自己的内心较真的笃信等,围绕“笃”为立意中心,其“心像”传达“笃”的本意是该作品存在的意义和主要思想。作品《爱》是2019年春节回甘肃张掖老家,大年初二去张掖广场带小孩喂鸽子的情景,当时武汉新冠已经扩散,全国形势严峻,儿子洋洋天真无邪,专注有爱的情景打动了我,大爱的表达,和平的隐喻,胜利的曙光是此作品的立意Bsports体育,回川后即兴创作了该作品。《旋》是儿子洋洋弹钢琴时,我跨步打算进门时的刹那所见感悟,认真的态度、专注的神情、谦虚的色调、密集的肌理,是此作品的语言,在画面构成关系上做了大量取舍和解构重组,用全部刮刀涂抹中留下的高级灰的视触觉肌理,表达的就是音乐的厚重旋律和成长的不易。

  我的艺术创作主要源自于对自然、社会、地域、民族、人文的关注和感动,只有打动了我的,并且是亲眼所见才能成为我的绘画题材库存。在具体创作上我不是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因为我知道“物像”之美并不能自动生成艺术之美,其转化过程中,艺术家的主观艺术加工、内心情感与格调的体悟构设是不可或缺的。“物像”之初多是体悟,但体悟才是真悟,唯有真悟才能切入真实世界,才能摆脱妄念,还归于本,明心见性,以人的“本来面目”去观照本质世界并与之相融。自己也认识到这一阶段的作品重具象“物像”,但又未完全摆脱具象呈现,在绘画性、感染力、形式感、臆造感、地域性、人文性等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白石老人曾说:“艺术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句名言是我在此阶段“心像”历程的重要启示。所以,一放长假就时常行走于318国道的我,源于体验的民族艺术不断启发着我,我不能麻木不仁、视而不见,所以自2019年开始,我逐渐由人物创作转向风景或场景创作。《共享记忆·绿黄特异》、《19点46分成都温江大湾》、《时代娇子·天府机场》、《丹巴藏寨·夜宴归乡》 、《黑虎羌寨·白头绣娘》、《梵音羌舞·静夜归乡》等作品相继产生,这些作品更趋向于现实的感悟后在想象的基础上的“心像”传达。

  这些作品看似可能有图片参照,但其实都是个人的主观臆造和加工成像。这部分作品构图主观新奇但不怪异,技法刀笔结合却不炫技,色彩沉稳朴实但不沉闷,空间平面处理而不失真,具象抽象并存而不混乱,传达出浓烈的民族意味和家园乡情。这类作品基本与写实相对,摆脱了形色“物像”的描摹束缚,不再受制于艺术形象外在的逼真性,在似与不似之间游走,刻意主观强化其内在的精神实质与人文关怀。在绘画技法上刀笔结合,层层叠加,自发地选择了“熟后生”,既不炫技还要寻拙,做到让人感觉平易近人又很内敛,这些内容和形式的显像呈现,都是认知选择和“心像”潜意识的契合。例如作品《丹巴藏寨·夜宴归乡》,创作来源于2020年冬赴丹巴嘉绒藏寨的亲身体验,可是这个藏寨并非画面这样,通过所见之物的感触和自我解构重组来完成画面,表达一种对即逝家园乡情的留恋和向往。这一阶段的作品,对现实感知物象的深切感受和个人主观审美的表达是创作主线,个人表达与观者感知的纤线是这一阶段作品成立的思考要素。这些作品多通过画面构成感和视觉流程使组合的人物都在一种具体情境中展现出他们的社会性,努力做到从“物像”显现到“心像”呈现的图式转变。

  《潘天寿谈艺录》中读《黄宾虹画语路》眉批:“画至化境,形神皆着我意。“夺”者,须有我之精神移入于物,交流引用,方可夺物之精神也。是精神,实为物我精神之融合”[1]。所以我用这种绘画呈现来表达我所见所感的物象格调和立意精神。黑格尔《美学》第三卷提到:“绘画的原则在于研究绘画的表现手段以及确定在本质上正和绘画的形式和表现方式协调一致的那种内容,只有这种形式才适合这种内容。[2]”所以我采用了这种形式来表达这种内容。我在“物像”到“心像”的图式转变中,在发掘生活形象承载的审美向度中提炼个人主观经验。从原来看重“物像”的形体、结构、透视、空间、色彩等等转变为弱化形体结构,削弱色彩关系,淡化透视逻辑,减弱视觉疲劳,平面处理整体效果、构成分配画面布局,黄金分割视觉画眼,搭配娇小人物点金之笔,诠释歌颂人民之美。就如美国的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中提到的:“每一件艺术品都是对某一件事情的陈述,他们就会将上述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每种视觉式样—不管他们是一幅画、一座建筑、一种装饰或一把椅子—都可以被看成是一种陈述,他们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对人类存在的本质做出成功的说明”[3]。我一方面仰望着艺术大师们创造的人文高度,一方面鄙视着自己低劣的艺术水准,学艺30年整,在苦乐参半的艺术之路上,越来越感到艺术的深邃博大和个人的无知渺小,所以我在认知和表达上不断努力创新与作品呈现,我想,作为从艺者,我们应该努力使油画这个西方泊来艺术媒介在中国当下时代获得中国文化的审美穿越,做到中国绘画造型形象的文化重建和民族艺术的回归复兴,这是以本土的现实关怀为基础,以指向未来的当代生活为路标的新征程。

  1979年生,甘肃张掖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油画本科毕业,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18年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文艺培训项目(中级)四川巴中美术培训班结业。2021年成都市文联中青年美术骨干培训班(浙江大学)结业。2021年北京画院白羽平油画研修班在研。师从:陈兴祝、白羽平、庞茂琨、何红舟、孙立新、黄永符、陆庆龙、王君瑞、王铁牛、孙浩等大家。现为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证件编号:0000144),双师双能型教师,四川省教育厅指定面试考官,四川省教育厅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专家。已具备中国美术家协会入会条件9分(理论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证件编号:042391)、四川省油画学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绵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高新区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温江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设计师协会会员。入选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及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级展览27次,获奖两次。入选成都市、绵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市级展览9次,获奖3次。发表独撰学术论文21篇(其中双核心A刊《美术》1篇(2019年第11期)、北大核心、艺术类核心7篇,主编教育部十三五规划教材《素描》教材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5项;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张大千敦煌壁画临摹绘画技法研究”立项结题;成都师范学院学科竞赛立项主持人(2009年-2019年);指导学生获“学院奖”33项;2013年、2016年、2019年分别获中国广告协会、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组委会颁发的中国大学生艺术节“学院奖”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并颁发证书。

  2005年 入选 第17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博览会美术、书法、摄影精品交流展铜奖(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第17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博览会组委会);

  2009年 入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四川省美术作品展(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馆);

  2009年 入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绵阳市美术作品展(绵阳市美术家协会、绵阳市美术馆);

  2014年 入选 首届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成都市温江区鱼凫美术馆)

  2015年 入选 庆祝成都师范学院建校60周年美术作品展(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市温江区鱼凫美术馆)

  2015年 入选 “画意成都-成都美术作品年度展(成都市文联、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馆)

  2016年 入选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成都美术作品展(成都市文联、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馆)

  2017年 入选 “向钢铁长城致敬”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国西部战区宣传局、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四川美术馆)

  2018年 入选 “吾”创年华-成都浓园年度美术作品展(武侯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武侯区文化产业协会、武侯区美术家协会、天艺浓园艺术博览园、浓园国际艺术艺术村)

  2018年 入选 理想之光-第八届四川省美术教师作品双年展(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省教师教育学会、天艺浓园艺术博览园、浓园国际艺术艺术村、天艺浓园美术馆)

  2018年 入选 汇聚蓉城-2018全国写生作品邀请展(成都市温江区文广新局、中国俱乐部、温江区美术馆)

  2018年 入选 画意成都-成都美术作品年度展(成都市文联、成都市美术家协会、浓园天艺美术馆)

  2019年 入选 成都市高新区美术家协会成立暨首届成都市高新区美术作品展(成都市文联、成都市美术家协会、成都市高新区美术家协会、文轩美术馆)

  2019年 获 画说成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首届成都水彩水粉美术作品主题展三等奖(成都市文联、成都市美术家协会、成都火车艺术馆)

  2019年 获 首届 “大美四川”美术作品展 佳作奖(四川省文化与旅游厅、成都市美术家协会、成都市温江区美术家协会、成都市温江区美术馆)

  2020年 入选 成都天府美术美术作品邀请展(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家协会、成都市旗美术馆)

  2020年 入选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四川美术家在行动 抗疫美术作品展(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馆)

  2020年 获 “同唱双城记 共绘新蓝图”成渝高新主题艺术交流活动美术作品展二等奖(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文轩美术馆)

  2020年 入选 第10届 画意成都-成都美术作品年度展(成都市文联、成都市美术家协会、文轩美术馆)

  2020年 入选 “绚美成都”第二届写生作品展(成都市文联、成都市美术家协会、成都市多宝寺壹号艺术中心、四川福宝美术馆新馆)

  2021年 入选 成都市文联2021年文艺助力东部新区签约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展(成都市文联、成都市美术家协会、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丹景台)

  2021年 入选 庆祝中国党成立100周年第11届 画意成都-成都美术作品年度展(成都市文联、成都市美术家协会、文轩美术馆)

  2022年 入选 不忘初心 喜迎党的二十大暨寅虎迎春钢笔画线上展(成都市文联、成都市美术家协会、成都市美术家协会钢笔画艺委会)

  2022年 入选 成都浓园年度美术作品展,成都浓园闹春展(武侯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武侯区文化产业协会、武侯区美术家协会、天艺浓园艺术博览园、浓园国际艺术艺术村)

  2022年 入选 成都市文联中青年美术骨干浙大培训汇报展(成都市文联、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四川省文化馆)

  2010年 油画《窗前女孩》发表于文化部主办的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教育》杂志。2010第4期总第201期佳作欣赏篇

  2011年 独撰论文《关于油画的光色表现》发表于文化部主办的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教育》杂志2011年第9期

  2011年 独撰论文《简说古典、印象、现代时期油画用色的发展概况》发表于文化部主办的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教育》杂志2011年第10期

  2013年 独撰论文《新建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研究初探-以成都师范学院传媒艺术系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发表于文化部主办的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教育》杂志2013年第8期

  2013年 独撰论文《四川美术联考生专业课教学方法研究》发表于文化部主办的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教育》杂志2013年第9期

  2016年 独撰论文《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对策研究》发表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清华大学等主办《设计》杂志2016年第4期

  2016年 独撰论文《波普艺术与波普设计的因缘与离合》发表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清华大学等主办《设计》杂志2016年第8期

  2017年 油画《师生情》发表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北大核心、CSSCI核心、艺术类核心期刊《美术观察》杂志2017年第2期

  2019年 独撰论文《张国忠:东方写意绘画的探索者》发表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A刊(成都师范学院科技处认定为A2刊物)、CSSCI南大核心、北大核心、全国中文核心、艺术类核心期刊《美术》杂志2019年第11期

  2020年 独撰论文《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学生评教问题研究》发表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清华大学等主办《设计》杂志2020年第1期

  2020年 独撰论文《油画风景写生中的笔触表达》发表于省级学术期刊《艺术品鉴》杂志2020年第4期

  2022年 独撰论文《从古蜀“射鱼纹”鱼鸟图案鸟瞰鱼凫文化的历史渊源》发表于省级学术期刊《天工》杂志2022年第1期

  2.2020年:《一种新型美术工具箱》;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人:杨参天;授权人:成都师范学院

  3.2020年:《一种临摹美术用透写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人:杨参天;授权人:成都师范学院

  4.2020年:《一种新型油画画架》;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人:杨参天;授权人:成都师范学院

  5. 2020年:《一种画笔清洗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人:杨参天;授权人:成都师范学院

  2013年 获中国广告协会、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组委会、广告人杂志社颁发的中国大学生艺术节“学院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6年 获中国广告协会、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组委会、广告人杂志社颁发的中国大学生艺术节“学院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9年 获中国广告协会、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组委会、广告人杂志社颁发的中国大学生艺术节“学院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Copyright © 2018-2024 Bsports·体育(综合)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22707号-1
电 话:+86-0220-10069 手 机:0884039900
地 址:杭州市Bsports·体育(综合)官方网站
扫一扫关注微信